真實小姐|真實電台

相信真實的故事能帶來力量,陪你練習從自我批判走到自我疼惜 🌿 【把生活寫成信給你】雙週電子信:偶爾一封真實的文字,陪伴正為生活努力的你。填寫 email 訂閱

Jul 02 • 1 min read

57 ⊹ 從人類到人魚的故事,以及滿兩千人訂閱特別活動 🎉


嗨,親愛的 Reader

你最近好嗎?

這兩週紐約的天氣十分炎熱,氣溫都有到攝氏三十幾度,連小狗散步都覺得熱。

上週剛從為期一週的公路旅行回來,這次我們帶著小狗從紐約一路往北開到緬因州的 Acadia 國家公園,沿途吃著知名的海鮮們。自從蜜月旅行與 P 一起到澳洲公路旅行後,就喜歡上公路旅行的自由感。一台車、兩個人、一隻狗,用我們的步調探索一個未知的領土,不用擔心大眾交通,再偏遠的地方都能夠抵達。

今年九月,我跟 P 規劃了一趟難得的出國旅行,目的地是一直嚮往的南法普羅旺斯,並且是一趟為期兩週的公路旅行。我很喜歡法國,喜歡他們的生活方式與美學,以及也喜歡法文的圓潤呢喃。之前到過巴黎四次,這會是我第一次拜訪南法,如果有推薦的景點或餐廳,請回信告訴我!

⊹ ⊹ ⊹

這次從公路旅行回到在布魯克林的住處,有種熟悉的回家的感覺。熟悉的公寓、街道與生活方式,對地鐵上的聲音、氣味與運作也已經成為日常。知道哪條地鐵線最容易誤點、知道在哪裡轉車最保險、知道如何避開危險的車廂、知道哪一條線的地鐵列車最舒適、知道如何進出車站最有效率也不容易迷路。

原來不知不覺,自己已經融入了這個曾經覺得陌生與充滿挑戰的城市。

不知道你是否記得,在研究所剛開學的時候,我曾在我的電子信中分享過底下這幅畫,描述著來到這個新環境,面對陌生的語言與文化,我感覺自己就像在海底掙扎的人類。努力學著游泳,不時還會被水草絆住。

過了一年,來到研究所第二年的開學,我畫了底下這幅畫,描述當時的自己已經比較自在的可以在陸地與海水間轉換,有時候可以到水中玩耍,有時候則可以選擇回到令自己安心的陸地上。

再過一年,研究所畢業前夕,我畫了底下這張圖,分享著當時的心情:我覺得自己變成了一隻人魚。從本來的人類,變成半人半魚,象徵兩個文化的結合,我找到了自己在這兩個國度間的定位。而一直不變的是我的核心價值觀:畫中,我右手拿著代表「真誠」的提燈,指引著自己前進;左手拿著代表「勇氣」的權杖,帶給自己力量。

而且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,在這張畫中,我的媒材也從蠟筆,變成了水彩。水彩是比較不容易控制的媒材,我能夠選擇用這樣的媒材,也代表著我比較能夠接受身份的流動性,以及對於未來的不可掌控性。

回頭再看自己畫的這三張圖的演變,才發現它們不只代表著我的研究所生活,也訴說著我來到美國後的身份轉變。現在,我可以在這裡自在地游泳、生活,但同時我也不忘記自己來自台灣,那個我永遠都會感到驕傲的國度。

⊹ ⊹ ⊹

不知道你是否也擁有類似的「蛻變」經歷呢?

不一定是要到一個全新的國家,可能是一段職涯轉換的經驗或是自我探尋的旅程。

剛開始總是好困難,因為一切都是新的、都是未知,看著別人自在地游泳,滿腦子都想著自己不夠好,努力想要跟別人一樣,卻充滿挫折、遺忘了源頭。

中期的時候,好像慢慢的,游泳變得沒那麼困難了。偶爾可以下到海裡游個幾輪,累的時候,則回到讓自己安心與舒適的地方窩著。逐漸明白,或許不需要強迫自己待在不舒服裡,偶爾也可以回到陸地上充電一下。

到某一個時刻,突然間又來到了下一個階段,我可以是人也是魚,學會了游泳,選擇接受與學習這個新環境帶給自己好的地方,但同時我也不忘記自己來自哪裡。最重要的是,找到自己的核心價值觀,那個不管到哪裡,都不會改變的中心。

你呢?

你覺得現在自己在哪一個階段呢?

那個到哪裡都不會變的核心,對你來說,是什麼呢?

(這是兩分鐘的思考時間)

⊹ ⊹ ⊹

今天的信就到這裡告一段落,不過在信結束前,想與你分享一個好消息。

我的電子信就快要抵達 2,000 人訂閱啦 🎉 為了慶祝這個里程碑,我在想,或許可以分享不只是我一個人的故事。

在閱讀完這封信後,如果你有興趣也願意的話,歡迎回信給我,與我分享一段你的故事。不限主題,只需要是對你來說非常重要的一段屬於你的故事。 我將會在收集到一定數量後,選擇一個故事匿名分享到我的下一封電子信中,並且針對這個故事給予一些我的感想與回應。

一切都不強求,或許最後一個故事也收集不到也說不定(哈,那我就繼續分享我的故事啦 :P

那麼,就祝福你平安與平靜。

我們下封信見啦!


相信真實的故事能帶來力量,陪你練習從自我批判走到自我疼惜 🌿 【把生活寫成信給你】雙週電子信:偶爾一封真實的文字,陪伴正為生活努力的你。填寫 email 訂閱


Read next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