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,親愛的 Reader
最近的你還好嗎?
最近的我不好也不壞,可以感覺到我在不斷適應新的生活,正在一個重新建立生活步調的過程。
舉個實際的例子來說,我是一個習慣用 google 行事曆來管理我的時間的人。我想是因為過去工作建立起來的習慣,後來成為自由工作者之後,因為角色與事情很多,需要記在行事曆上,不然真的會忘記。
我會把待辦事項或是要提醒自己的事情,都放在行事曆上,然後把它們安排進下一週的行事曆裡。所以我的行事曆不會只有預計要發生的會議、約會或活動,還會有我自己規劃的學習、工作時間。例如現在這段時間,就是我規劃用來寫這封電子信的時間,我在上週就已經把這件事排進今天的行事曆裡。
因為已經工作了幾年、累積了一些經驗,我越來越能掌握自己做一件事情需要花多久時間,所以對於生活的節奏掌控感有一定信心。但是來到美國之後,一切卻開始亂七八糟。
首先例如挑選、組裝家具等都是不熟悉的事,無法精準估算需要花多少時間,且往往比自己預期的花上更多時間。又例如我這幾天在準備所有課程的課前閱讀,才發現我原本預估的時間根本與實際需要的時間差距甚遠。我太高估自己閱讀英文學術文章的速度,往往比預期花了一倍以上的時間。
這導致我很難規劃未來一週的行事曆,且因為時間估算錯誤而需要一直變動,讓我感到十分疲憊。
我知道這都是過程,就如同適應所有新事物一樣。或許跳脫現在,從未來往回看,會珍惜現在如此稚嫩的自己也說不定。
你呢?你是如何規劃或管理自己的時間呢?
你也跟我一樣會把獨自做事情的時間規劃進去嗎?
或是跟我一樣正在適應新的變化,還沒找到節奏感呢?
你如何面對無法在預期內完成事情的狀況呢?
⊹ ⊹ ⊹
新生活除了時間管理,還包含建立新的人際關係。
上週是新生訓練週,學校舉辦了一些給新生的活動。例如系上的說明會、國際研究生的說明會、給全體研究生的開學典禮與社交活動。而說實話,面對這樣的活動,我實在是焦慮到不行。
首先身為內向者,這種有眾多陌生人的社交場合,本來對我來說就是一件消耗精力的事。我最自在的社交方式,是一對一的深度交流,但就算是如此,我還是會感到疲憊。
如何分辨自己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呢?感覺一下與人相處,你是在耗電還是充電就知道了。如果你跟人相處是在耗電,那麼你偏向內向者,若你覺得與人相處是在充電,那麼你偏向外者。
長越大之後,我越來越感覺自己變成一個內向者,喜歡獨處,交朋友也傾向一對一深度交流,且是幾個月或半年約一次即可。我最充電的時刻是在內省的時候,例如現在正在寫這封電子信,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充電。
你呢?你覺得自己偏內向還是外向呢?
這個傾向隨著你成長,有改變過嗎?
如果你對於外向與內向感興趣,歡迎收聽我之前在真實電台 podcast 分享的關於我從外向變成內向的故事,點擊這裡收聽。
⊹ ⊹ ⊹
除了因為自己是內向者,另一個對於社交場合讓我焦慮的原因,是在一個不同文化且全英文的環境。
其實,我還在梳理為什麼我對於這樣的場合有如此深的恐懼,我的心告訴我,這樣的恐懼不是單純因為內向或不熟悉,而是因為它觸發了我過去某些負面的經驗。像是它讓我想到過去被霸凌且被孤立的經驗,或是讓我想起過去出國曾感到自己格格不入的經驗。
那樣的恐懼很深,從我還沒來到美國前,就曾因想像這些社交場合而極度害怕過。上週,我甚至會在腦中閃過想要打退堂鼓的念頭,例如乾脆不要唸書了回台灣好了,或是在社交活動進行時,出現自己大哭、逃離現場的畫面,或是冒出「我不行了」的聲音。
我想我還需要一點時間處理內在這些恐懼,但同時,我也需要一些正向經驗,來改變我內心某些僵化的信念。
值得慶幸的是,因為這幾年深刻地練習自我照顧,我覺得我心裡面生出了另一個溫暖、有力量的自我,在我在極度害怕的時候,她會出現,努力穩住與守護當下的自己,讓我不致於被腦中的可怕畫面、聲音所擊垮。
事實上,實際的狀況往往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可怕,我在這些活動中,認識了能安心對話的同學、一些已經畢業的台灣學姊,以及收到幾個友善的笑容。
最可怕的往往來自於我們的心魔,而那些心魔可能是過去的負面經驗、還沒有處理好的創傷,因此成為生活中的陰影。這些恐懼、焦慮、痛苦都是真實的,但不要因此害怕跨出那一步,去面對自己的心魔,並給自己新的機會從體驗中去發現,事實可能不如你想像中那麼可怕。
一句神奇的問句對我很有幫助,也分享給你:「我現在可以做什麼,讓我覺得好過一點?」
如果在跨出那一步時感到很緊張焦慮,就像我在參加這些社交活動時也是如此,那麼練習照顧當下脆弱的自己是很值得訓練的能力。這週新的 Instagram 貼文就分享了七個我在社交恐懼時照顧自己的方法,或許可以給你一點靈感 :)
⊹ ⊹ ⊹
今天的信我想就到這裡告一段落。後天我就要開學,同時也會開始實習了!下封信再與你分享我的開學與實習生活過的如何吧!
希望你能夠好好照顧自己,不管在生活平平,或是大起或是大落的時候。
那我們下封信見啦!
相信真實的故事能帶來力量,陪你練習從自我批判走到自我疼惜 🌿 【把生活寫成信給你】雙週電子信:偶爾一封真實的文字,陪伴正為生活努力的你。填寫 email 訂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