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實小姐|真實電台

相信真實的故事能帶來力量,陪你練習從自我批判走到自我疼惜 🌿 【把生活寫成信給你】雙週電子信:偶爾一封真實的文字,陪伴正為生活努力的你。填寫 email 訂閱

Aug 23 • 1 min read

#46 ⊹ 緩慢適應紐約的新生活,以及關於金錢的焦慮


嗨,親愛的 Reader

你最近好嗎?

現的我坐在房間的書桌前,聽著窗外的消防車、救護車、警車、直升機的聲音呼嘯而過,住在紐約得習慣這些聲響。就連晚上睡覺,窗外也是頗為熱鬧,像是昨天半夜,突然一輛車停在我們家旁邊的路上,放著超大聲的音樂、一些人興奮地歡呼、交談。我被惱怒的吵醒後坐起來一探究竟,卻發現自己什麼也無法做,只能等那台車開走,或是有誰比我更勇敢,請他們離開。

早上我也不大需要定鬧鐘,因為七點一到,工人們便會開始作業,或是施工或是除草,總之一堆聲音,要你趕快起床。我們來的這兩週,很常半夜突然颳風下雨、閃電雷聲大作,嚇的我趕緊把窗戶關上。但其實我很不喜歡關窗,因為我們很少開冷氣,關了窗就會太悶,所以我往往還是會把窗戶再次開啟,直到我再也忍受不了窗外的噪音。

以前在台北住在巷子裡的頂加,晚上通常十分安靜,於是對於這裡的聲音特別不習慣。

身處在這個全新的文化與城市,我或許花了許多精力在適應這裡,像是噪音、天氣、食物,以及如何買東西、與人互動、理解複雜的地鐵系統、小費文化等,可能也因此每天到了傍晚就覺得累。

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正在適應一個新的環境呢?

可能是新的居住地、新的學校、新的工作、新的人際關係、新的生活型態,或是一段新的旅行?

這些適應中,有哪些讓你覺得容易,哪些又讓你特別不習慣?

你有覺察到自己精力的消耗嗎?你又如何幫自己適應呢?

(這是兩分鐘的思考時間)

⊹ ⊹ ⊹

來到紐約大概過了兩週,第一週先借住在朋友家,等到線上訂購的床架、床墊、床單、棉被與枕頭都送新的租屋處後,才正式住進新家。緊接著是組裝與整理地獄,每天都花好時間在組裝各式家具、把所有生活用品放到合適的地方。常常忙到天都黑了,才拖著疲憊且飢餓的身軀,出門覓食。

我在這裡遇到其中一個最大的掙扎,就是關於生活品質與金錢的平衡。

在台灣,以我與先生 P 的收入大概算是中產階級,出門吃飯、一些生活娛樂或東西的選購,不大需要過度擔心開銷。

如果你跟我一樣年過三十,不知道你是否有跟我類似的感覺,那就是比起二十幾歲的「能用就好」、「不餓死就好」,對於生活反而更加追求品質。寧可多花一點錢,追求好一些的質感、品質與耐用。

帶著這樣的心態來到紐約,卻沒有帶著相同的經濟條件,所以在這裡的每一次花費,都在練習調整自己的標準。紐約的物價是台灣的三倍,於是同樣的收入在這裡儼然變成了中下階級。

我想我對於金錢的焦慮,可以從幾個徵兆可以看得出來:一、我會頻繁想要查看與統計我們的存款,並且計算還可以讓我們撐多久;二、我會一直回想過去這幾天的購物,思考到底是不是必需品,還是其實種衝動購買;對於頻繁外出用餐、在外面買咖啡、飲料,總會讓我感到罪惡感。

⊹ ⊹ ⊹

那麼,我如何處理這樣的金錢焦慮呢?

那就是告訴自己:生活還是要過的吧。

盡量三餐在家裡煮,但該花的還是要花,畢竟我來紐約為的是學習與體驗,總不可能每天都把自己關在家裡。再來,是要更加積極提升我們的收入,例如 P 更加努力找工作,儘管因為身分問題非常不容易,但是總是要想盡辦法的,而我也可以嘗試創造額外的收入。

最後,是練習與金錢建立更客觀健康的關係。

我覺得金錢是很弔詭的東西,你越看重它,越容易覺得它不夠,或是當你在焦慮中,很多災難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。當然,金錢是生活的必須,尤其我是生活在大城市裡,但是到底多少錢才夠其實又見仁見智。我們很容易受到自己接觸的社群媒體影響,也很容易因為跟別人比較而亂了手腳。

我想,我與 P 需要在適應、熟悉這裡的生活後,重新建立一套屬於我們的生活標準,然後用這套標準來設定我們的收入目標與支出規則,可能會更合適一些。不過在這之前,可能還需要混亂與焦慮一段時間吧。

不知道最近的你是否也有金錢焦慮呢?

⊹ ⊹ ⊹

第二週在家具組裝告一段落後,我跟 P 想說在開學前比較有時間,先到處走走看看,熟悉紐約各區以及我們的新家四周。再加上上個週末我的乾妹從多倫多飛來探望我們,於是便跟她一起當個紐約觀光客,每天在紐約街頭走上一兩萬步,到處看看、逛逛、吃吃。

雖然荷包在淌血、內心在糾結、腳每天在酸痛、回家總是覺得累,但也確實探索了不少紐約街區,吃了幾家著名且真的相當好吃的紐約 Pizza 以及 bagel,逛了一直不斷耳聞的大都會美術館與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。

而今天,終於是我們慢下來,可以開始宅在家裡的第一天。

冰箱已經囤好許多食材,讓我們可以沒有罪惡感地準備三餐。坐下來打開電腦,開始回信、為開學作準備、排程製作真實電台的內容,以及敲打這一封電子信。

今天在整理我的課表,看著老師傳來的課程大綱與作業,胃又糾了起來,怎麼可以在開學第一堂課前,這門實習督導課就有八個課前閱讀啊。對於開學後,我要同時上課、實習、經營真實電台的生活,我實在捏把冷汗。

但一切都尚未發生,等到真的開學後,我想,我還是會慢慢找到自己的步調的,對吧?

就如同我二十幾歲那樣。而我相信現在的自己,比當初更能覺察自己身心的極限、更懂得說不,也更懂得放過自己。就讓我們來看看,到時候會是如何吧(擦汗)

⊹ ⊹ ⊹

今天的信就到這裡告一段落,最近我在 IG 限動都會分享我在紐約的生活圖文,如果你對於視覺影像比較有興趣,歡迎無聊點開真實小姐的 IG stories :P

那我們就下一封信見囉!

願你可以在忙碌的生活中,有一段短暫的寧靜。


相信真實的故事能帶來力量,陪你練習從自我批判走到自我疼惜 🌿 【把生活寫成信給你】雙週電子信:偶爾一封真實的文字,陪伴正為生活努力的你。填寫 email 訂閱


Read next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