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實小姐|真實電台

相信真實的故事能帶來力量,陪你練習從自我批判走到自我疼惜 🌿 【把生活寫成信給你】雙週電子信:偶爾一封真實的文字,陪伴正為生活努力的你。填寫 email 訂閱

Jun 28 • 1 min read

#42 ⊹ 嗨 [FIRST NAME GOES HERE],最近的我狀態不大好,你也是嗎?


嗨,親愛的 Reader

你最近好嗎?

最近的我不太好,不過這樣的不太好是比較隱微的存在。

上週剛從為期三個月的旅行回來,照理說是要正式開始準備出國,但是我卻發現自己很難動起來。打開電腦,看著所有待辦事項,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,於是改成打開 Netflix,看著最新一季的《Never Have I Ever》。

或是我會發現自己很常想要開冰箱、找零食吃。約莫十年前,我有被診斷過飲食失調,那時候會吃到身體的極限,再好幾天不吃東西,然後又重複這樣的循環。我才發現食物是我的情緒麻醉劑,有好幾年,我跟食物的關係非常不健康,嘗試各種減肥方式但是很快又復胖、無法正常吃三餐等。

一直到這幾年,因為心理狀態比較穩定、開始學習正念、瑜珈等,才開始與食物建立較健康的關係。但是每當壓力大、情緒累積比較多的時候,「開始想亂吃東西」的症狀又會出現,而現在的我比較快就會覺察到,知道:嘿,內在有些情緒需要被處理囉!

你呢?最近的你是否也過的不太好呢?

當你不好時,你有察覺到自己會用什麼方式來發洩、轉移注意力嗎?

這樣的行為是否很早就出現過了?

你是否願意停下來,聽聽你的內心要說什麼呢?

⊹ ⊹ ⊹

那最近的我有什麼樣的情緒呢?在經過一些反思後,我覺得有以下兩大原因:

第一是面對轉變的焦慮。這是我第一次出國長居,雖然以前常常出去旅行,但是長居跟旅行畢竟還是非常不同的。舉例來說,旅行可以把大部分的家當留在你在台灣的住處,只帶你需要的部分。但是出國長居,我需要把我的租屋處完全清空,那麼,哪些東西該丟掉?該送人?該帶去?這樣的判斷與拿捏,是我未曾經歷的。

又例如,旅行你知道自己幾週、幾個月會回來,但長居,是你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回來。那麼在這趟遠門以前,我該跟哪些朋友餞別?除了朋友,還要面對家人因為我們即將出國而來的不捨與焦慮,需要在出國前,多些聚會。

第二是延續轉變,面對未知的焦慮。轉變之後,迎來的就是全新的生活,全新的住所、文化、語言、朋友、學校、生活環境。我雖然看起來「勇敢」,願意踏出這一步,但其實,我仍是個容易想像出不同糟糕情節來嚇自己的人。

例如我會害怕我無法融入學校的環境,可能教授上課我會聽不懂、上台報告講的很爛、考試成績很差、功課寫不完、分組沒人要跟我同組、我不知道如何參與同學的社交活動,以至於我沒有任何朋友......;害怕我可能無法適應美國文化,例如還是會太在乎別人想法、無法理解美式幽默、覺得自己英文永遠不夠好以至於他人無法理解我、覺得很多白人會歧視黃種人......;害怕我的未來,例如在美國找不到工作、拿不到簽證、或是賺不夠多錢養活自己。

⊹ ⊹ ⊹

這些擔憂,會在我的夢中、與朋友聊天時、看到某些影集、社群媒體上相關的分享等等,突然冒出來,隨著出國時間逼近,就越來越頻繁與強烈。

我不致於被它們所吞噬,但是它們仍然在那裡,隨之而來的焦慮、害怕、擔心,就會讓我開始出現輕微的飲食失調以及拖延症。

我覺得現在的我跟以前的我最大的不同,就是我知道如何面對這些排山倒海負面情緒。過去我可能會因此被它們吞噬而癱瘓了自己;但現在的我,可以覺察,然後試著接納。

我不會告訴自己不應該、不可以,而是告訴自己:

「嘿,這是很正常的。

任誰遇到這樣大的轉變,都會有這些擔心,不是只有你一個人會這樣想。

而且現在的你,已經跟過去的你不同了。我相信現在的你,更有智慧去面對這些挑戰,也有更多心力,面對這些可能的挫折。就算其他人都不理解你、不喜歡你,你還有我們自己,可以來喜歡、理解自己呀!

只要記得我們當初的初衷是什麼,是為了學習藝術治療,是為了體驗國外的生活。既然是體驗,那麼好的壞的,都值得擁抱不是嗎?

正是因為不容易,這段旅程才會特別。你看,過去那些困難與痛苦,你不也都走過來了嗎?瞧瞧現在你變成什麼模樣?」

打完以上文字,我自己嘴角還是會忍不住上揚、心裡面暖暖的。我真實感受到內在有了力量,去面對這些好多好多的恐懼。

我感覺自己慢慢生出了內在父母,來照顧我自己的內在小孩。

如果你正在經歷一些生命的低潮、起伏、轉變,請別忘記,你不是唯一會有這些感覺、情緒的,身為人,面對你在面對的困難,都會有這些不容易。

而你,可以成為那個,陪伴、支持自己,在黑暗中,仍然繼續相信、往前走的人。

⊹ ⊹ ⊹

最後,很開心與你分享——【真實電台 Podcsat】又再次重啟了!

如你這封信所閱讀的,出國帶給我許多的心情起伏、挑戰挫折,我很想把這過程記錄下來,與你分享。讓你知道你不孤單,我們一起面對。而這也是第三季節目的主軸。

第三季第一集,出國倒數一個半月,我分享了自己如何面對這段「狀態不大好」的日子,關於如何覺察與如何給自己能量,陪伴最近也不大好的你 :)

那我們就下封信見囉!

願你健康、平安、快樂、有智慧 ⊹


相信真實的故事能帶來力量,陪你練習從自我批判走到自我疼惜 🌿 【把生活寫成信給你】雙週電子信:偶爾一封真實的文字,陪伴正為生活努力的你。填寫 email 訂閱


Read next ...